我们到底是“有钱”,还是“没钱”?
自由君 无限空间 2018-8-27在我的节目《看美东博物馆的中国文物,思考“是垃圾还是宝贝”》的后半段,我提出了一个讨论,就是现在我们到底是“有钱”?还是“没钱”?
关于这个问题,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提出来大家思考和讨论。
我先列出我认为的“有钱”的证据(这些数据虽然我直接采集英文资料,但是国内媒体已经无数转载过了,所以数据处于“国内认可”的)
一、首先是民间的,中国游客在海外旅游的数据:
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统计,2017年,中国游客境外旅游1.31亿次,比上一年增长7%。
2017年,中国游客海外支出平均达到5,565美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5,715美元,同比增长3%。其他国家的平均海外支出,大家自己看。
在海外旅行中,中国游客每人平均购物消费是762美元,远远超过非中国游客的486美元。
这是中国游客的消费结构,购物占到大头。
中国游客的目的地排行榜
中国人的“有钱”,其实也都不用这些图表和数据,从第一眼的衣着就能认出来,那些是在美的华人,那些是来旅行的游客。
二、其次是官方的,对外援助的数据(这个数据要说明一下,来源是AidData,被BBC引用,所以我们评判性借鉴和研究)
这些数据是为了证明我们“有钱”,至于值不值得,效果如何,不属于文章讨论的范围。
好,下面我也谈谈我觉得“没钱”的证据。
一、环境保护,没钱。
我最近在看一本很著名的书(Death China),书中在攻击中国的“不公平”竞争,里面关于“补贴”的观点是我不赞成的,竞争嘛,大家都有“补贴”,没啥好说的,但是其中的“牺牲自然环境”来压低产品的价格,来赢得国际市场的竞争,看到这一点时,我也是百感交集,在国内时,我也常常考察各类项目,很多生产方当提到上环保设备时,普遍提到的难点,就是设备贵,如果要上环保设备,产品的价格根本就没有竞争力。其实国内很多环保设备已经比国外设备便宜很多了,说白了就是,没有利润在环保上投钱。
我的百感交集是,我们在用牺牲子孙后代的代价,来给全球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人家是一边用,还一边骂,这种钱,我们能不能不要赚啊!!
答案是,可能不行!
因为如果出口产品没有竞争力,出口受阻,那么代表中国GDP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很可能在今年全面受阻,来看几个数据吧:
“截至2018年5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下降到了6.1%,再创1999年12月以来的18年新低,该指标的下降由基建带动。基建设施建设投资的累计增速从2017年11月的20.1%跌到2018年5月的9.4%,跌速非常快。
消费增速今年仅有8.5%;创2003年5月以来新低。而城乡消费和乡村消费增速同月相差1.3%,虽然相比去年年中有所收敛,但刚性需求较强的乡村消费增速也出现一定回落。归根到底,消费难以好转的根本原因,是居民杠杆率过高。截至2018年3月,居民杠杆率攀升至33.34%。2018年以来,除2月份存在基数问题外,出口增速基本维持在10%以上,5月增速为 12.6%。而进口增速出现趋势性回升,5月增速在 26%。贸易顺差已从前两年每月400亿美元以上减少到了现在每月200多亿美元, 若进口进一步扩大,则顺差会进一步减少,这对人民币汇率将形成贬值压力。”这是我摘自华尔街见闻中的文章-《2018上半年的“冰冷现实”:GDP三驾马车全部沦陷,唯房地产一枝独秀》
当然有人说这是今年的情况,其实我们从温时代就听到中国的经济年年都是“最困难”的时期。所以关于我们“没钱”的言论,其实我们也听很久了。
二,文化保护,没钱,特别是中国古建筑的保护“2016年10月,山西省平遥县县级文保单位龙天庙内10幅壁画一夜之间被切割盗窃。在文物部门报案后,经过当地公安部门全力侦破,日前,平遥县公安部门公布,龙天庙内10幅壁画被全部追回。这起文物盗窃案的侦破结果令人咋舌:共追缴壁画300多幅,瓷器、青铜器等各类文物529件,陶瓷碎片10箱。”……但是具体落实起来就很复杂。”高永杰说,比如龙天庙,2015年修缮完成后,按理说是可以住人的,但是该庙在村子外面,文物保护员白天进行打扫看护,晚上没有住进去,文物犯罪分子就趁晚上没人的时候割走了壁画。“雇文保员需要开支,文物局没有这笔开支,所在的村里也没有,所以没人愿意干。”他感叹。”以上文章摘自《平遥壁画被盗反思:县级及一般不可移动文保堪忧》“一些地方也出台了古建筑认领办法。这样既有利于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文物保护,破解“经费不足”这一文物保护难题,又能唤起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利于原地整体保护中国古村落。 ”
以上文字摘自《古建筑保护前景堪忧 异地安置乃属无奈之举》举一个节目中提到的例子,也是我身边的例子,福建连江县的孙察院故居,一次拆迁中引发的关注,刚刚被列为省级文物,但是想保留下来,也是诸多困难。其实主要还是经济利益之争。目前还健在的明宣德年间的建筑,但是前途未卜
虽然早已无人居住,且破败不堪,但是从大樑上还是可以知道它的价值。
(以下引用公众号“福州老建筑”的文章和图片,非常感谢公众号作者与众多古建筑爱好者的努力)
这张照片,是我刚刚去的费城艺术馆中的中国建筑“明厅”这个中国古建筑,举世闻名,全部是老物件,原件拆装到美国费城。
第一眼望去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我小时候曾经住过的孙察院故居。
这是这次美东行去的,更加举世闻名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明轩”不过,这些都是1980年代新建的,并不是老物件
大都会博物馆的“明轩”
这些才是老物件啊
虽然也被列为省级文物了,民间舆论也支持保护但是为什么我还是觉得“前途未卜”呢?
因为它阻碍了目前这个城市的开发
几天前这栋古民居前的一把火险些让这个古民居毁于一旦
因为这是身边发生的事情,所以我在节目中特别举了这个例子。资料好找,各方的利益也很清楚。
也是我节目中提到的问题,这些古建筑到底是“宝贝”,还是“垃圾”?要眼前的利益,那么这堆东西就是“垃圾”,因为不能当饭吃,当钱花,而如果要更加长远的利益,那么这堆东西就是“宝贝”。
环境保护是长远的利益文化遗产也是长远的利益
如果为了眼前的利益,而非常着急地透支着环境和文化,甚至是“诚信”,那么在放眼望去的未来,我们真的看不清还剩下什么?
回到“有钱”还是“没钱”的话题,我们看过“一场大雨让你看清一个城市的真面目”的文章,为什么要一场大雨呢?因为“开发中”的城市,也许它有钱建高楼大厦,但是它无力去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是看得见的,而下水道是看不见的。当然下水道其实还是属于“硬件”,更多看不见的“软件”是更能对比出“发达”还是“发展中”。
这里有人会提醒我,**是发展不平衡啊,贫富差距大,抱歉,关于环境、关于文化、无论怎么分割,其实大家都在一起。一场大雨后,大家都在水里,,,
这篇文章的作用是希望大家真正来思考这个标题“我们到底是有钱,还是没钱?”
然后呢?
然后如果“有钱”,请保护一下先代的文化和后代的环境,别向祖宗和子孙处要钱;如果“没钱”,那么请端正一下态度,别让全世界都觉得你“有钱。”
看到到处撒钱,却无力做一些该做而未做的事,让人心痛之极!无奈而愤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