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8-7-23 16:41:41

《陪伴与成长》--“随口说美国”洛杉矶主题聚会完美谢幕

自由君 无限空间 今天


《陪伴与成长--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
这个聚会的缘起是我们的听友,也是“随口说美国-美国陪读群”群主喜阳羊的提议,因为她17日才到洛杉矶,而我21日要飞华盛顿DC(是的,我现在就在DC写这篇文章)。于是只能把聚会定在了周五(7月20日)。
这次是我们洛杉矶听友会的第二个主题聚会了,主题定位《陪伴与成长--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顾名思义,我们不是在思考如何教育孩子,而是在思考我们如何与孩子更好的相处,更好地与孩子共同成长。
这个思考,其实我们这个群体是有共识的,特别是游走于中美两边的家庭,孩子更好地成长,甚至是我们当初来到美国的唯一动力。而环境的改善,不仅仅是在于健康的食品、有效的药品,干净的空气和水,我们更会思考如何给到孩子们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可能有些要先改变家长的观念。
这次聚会从上午10:45开始,一直到下午5点结束,流程紧凑,内容精彩:
由我先来介绍上半场的两位主分享嘉宾
一、张志坚先生圣马力诺学区教委主席(连续17年排名加州第一名,张先生是连续17年担任学区教委主席、副主席),亨廷顿图书馆董事(是的,就是我常常提到的Huntington Library),加州理工学院联谊会董事,,,。
二、陈淑芬老师 Pepperdine University 教育博士,尔湾中文学校前校长,莱斯测试中国执行长,高橡树教育学院执行长,,,。
我很愿意在前面为大家先跑个龙套
陈淑芬老师与张志坚教委
第一位登场的是张志坚先生,他的主题就是《陪伴与成长》


张先生给我们分享了他作为一个极为忙碌的父亲,如何陪伴孩子一起参加拓展训练,如何在一个圣马力诺少有的三代同堂的家庭处理好各种家庭关系,去营造一个对孩子成长有利的环境。
第二位登场的是陈淑芬老师


陈老师的演讲让现场全部陶醉其中,我也不例外,以至于约好的30分钟后,我要提醒她,我都给忘记了

这个主题终于把叶子也吸引来了


现场就有人把陈老师的分享形成笔记分享到了各个群中
接下去是两位主嘉宾的问答环节我继续充当这个环节的主持人
张先生回答了一个忙碌的父亲如何事业与孩子兼顾的问题
这个环节,陈老师说了形成老大老二性格的“子宫理论”,很有意思
我们的主持一姐,历届活动的主持人,无忧
感谢义工组的辛苦付出
感谢Sean帮我们活动全程摄像了
午餐之后,第一个主分享嘉宾是我们的鼎健兄这次他终于把科技少年Alan带来了他的主题是《父母进化论--为什么孩子是我的老师?》他很多关于孩子成长的观点,我都非常认同,差别是,我目前还只是意识到了,而他是知行合一了,已经带出了一个非凡的少年
14岁的SKYBC INC CPO首席飞行官,Alan
这张特慈祥
Rachel老师(曾经我们节目的嘉宾《在孩子的画前停留19秒》)主题《想、法、开、建、世界》
天都,《关于课后班的比较与心得》
接下来是这次活动的闪光点孩子们的分享环节--“世界是你们的”(“世界是我们的”)
Michael Lin 13岁,主题《来美之后的变化》从孩子的角度,让大家更好地认识美国
James Liang(小胖)主题《美国中学那点事儿》小胖第一次登台,嗓门亮、表达清晰、很大方的台风
Roxy,11岁主题《中美课堂大不同》这个小女生气场不一般啊,台风非常好大家纷纷再问,谁家的孩子啊
Tim,10岁主题《关于我的故事》他刚刚写了一本很厚的书,分享了自己写故事的一些心得,
我们在聚会的6个多小时里场地方组织了各种小朋友的活动这里特感谢场地方,考虑的很周到
这种情况我们常常在教会活动中看到大人们去做礼拜孩子们有专门的人员带着有自己的活动

小朋友们穿插于主活动场地和他们自己的小天地之间
这次的听友聚会,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特别完美的生日这个生日记忆算是尖峰记忆了
前一天的微博暴露了我的生日是的,恰好是当天特感动的是义工组的兄弟姐妹们很晚的时间才知道然后第二天给我准备了6个蛋糕发现微博中好多巨蟹们已经纷纷和我打招呼了看公众号的,还有巨蟹吗?
好吧,人在华盛顿了,现在也凌晨两点了,在美国的首都感谢所有的听友们给我发来的生日祝福谢谢大家!

公众号内就有“美国闺蜜圈”、“樵语闲言”、“爸爸的饭桌”欢迎收听新专辑《星辰大海》



昕Colin 发表于 2018-7-26 07:00:46

活动真精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陪伴与成长》--“随口说美国”洛杉矶主题聚会完美谢幕